医疗设备捐赠项目
——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
剑川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,于2012年9月整体搬迁至现址,为二级甲等医院。作为县域内规模最大,能力最强的医院,承担着整个县域内复杂而繁重的医疗任务。剑川县人民医院两台CT设备,一台严重老化,一台性能落后,不能满足医院现有诊疗需求,且是大理州唯一一家没有64排以上CT的县级医院。上海市东方医院已连续派驻专家团队驻点放射科,为科室提供了诊疗、代教、人才培养等全方位的支持,整体提升了放射科的医疗水平,医院具备使用高性能CT的条件和能力。
区域概况
县域山区面积广袤,发展上限较低
全县87.78%的国土属于山区,最高海拔4295.3米,最低1973米,海拔高低悬殊。
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
常住人口160471人,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3.85%。
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
县域生产总值位列云南省倒数,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98元;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64元。
常住人口平均寿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
剑川县常住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6.4岁。
数据来源: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、剑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、
剑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。
项目实施进展
2023年08月
项目开始实施
2023年10月
项目实地尽调
2023年11月
签署捐赠协议
2024年05月
设备投入使用
设备使用情况
2024年05月
设备投入使用
捐赠设备
扫描22507人次
捐赠设备
平均检查阳性率84.80%
主要满足胸部、头部、脊椎等部位的检查需求
*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
相较医院原有CT设备,捐赠CT设备性能全方位提升:1.扫描效率大幅提升,优化就医流程。2.图像质量显著改善,提高诊断准确性。3.临床应用范围拓展,满足多样化需求。4.降低辐射剂量,保障患者安全。
在设备性能提升的基础上,医院诊疗能力继续向前发展。2024年,医院新增“冠状动脉”诊疗服务,实现心血管疾病门急诊患者的常态化诊疗。
院方评价:捐赠CT投入使用以来,凭借其先进技术与强大功能,实现患者就医体验优化和医院医疗技术能力、科研教学水平提升;有效地提高了剑川县居民的就医可及性;提升了医院声誉。
下一步工作计划
继续长期监测剑川县人民医院设备使用数据,确保设备正常使用;充分考虑院方提出的关于培训方面的需求,在保证医院正常运营的前提下,支持放射科和相关临床科室开展技能培训。